民法典亮点(民法典亮点解读ppt)

民法典7大亮点及解读

民法典7大亮点及解读:0 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民法典亮点(民法典亮点解读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七大亮点及解读 0 见义勇为免责规定:民法典草案规定,见义勇为者在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过程中遭受损害,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应给予适当补偿。若侵权人或其无力承担责任,且受害人请求补偿,受益人应予以补偿。同时,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解读: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

民法典亮点(民法典亮点解读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民法典物权编的七大亮点为:居住权入编,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放开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延长遗失物公告期;征用事由增加“疫情防控”;新增添附制度;土地经营权;降低小区业主表决门槛。

《民法典》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全面规范和与时俱进调整,涵盖婚姻家庭、财产权益、网络行为、物业关系、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具体如下:婚姻家庭制度:平衡家庭稳定与个人权益30天离婚冷静期 规定:自双方提交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可单方撤回申请。

民法典亮点(民法典亮点解读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民法典盘点婚姻保护五大亮点

民法典中婚姻保护的五大亮点如下:新增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在离婚流程中设置了30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冷静期届满后,双方需亲自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冲动离婚,但也引发了社会争议,其实施效果有待实践检验。

重婚效力不可补正,但保护善意方信赖利益 亮点:明确重婚原则上无效,即使合法配偶死亡或离婚,后一婚姻仍不转为有效;但若另一方有理由相信重婚者合法婚姻已解除,可例外保护其权益。评析:重婚违反《民法典》及刑事法律,解释(二)通过禁止效力补正强化法律威慑力。

《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是立法亮点,处理个人信息原则、方法适用于任何组织和个人。第一千零三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自然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应保密,不得泄露或非法提供,加重了监管服务部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

《民法典》继承编6大亮点

1、《民法典》继承编6大亮点:扩大遗产范围 《民法典》采用了概括的立法方式,删除了对遗产的列举,以“合法的财产”一言概之,从而极大地扩大了遗产的范围。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可以被继承。这一变化意味着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新兴财产形态也被纳入遗产范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私有财产继承的需要。

2、《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1)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2)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4)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5)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6)实施与管理遗产有关的其他必要行为。

3、民法典继承编的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增设遗产管理人制度:制定以遗嘱执行人优先的遗产管理人确定规则:遗嘱继承时,遗嘱执行人为首选遗产管理人;未指定时,按法定继承方式确定。遗产管理人职责明确:包括清理遗产、报告遗产情况、防止遗产毁损、处理债权债务、分割遗产等。

熊律师说:《民法典》草案中公民“隐私权”的明确成为亮点!

隐私权的明确在《民法典(草案)》中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不仅为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明确和有力的法律依据,也体现了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科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公民的隐私权利受到侵犯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因此,将隐私权予以法律法制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人格权编草案共6章、51条,是此次民法典编纂的最大亮点。草案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其中,进一步强化了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并规定了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以及单位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的义务。

“禁止性骚扰”入法系人格权编草案的亮点之一。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审议时,草案就写入了“禁止性骚扰”条款: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动或者利用从属关系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作场所采取合理的预防、投诉、处置等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行为。

民法典解读:这10条民法典颠覆性亮点

1、《民法典草案》第575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所有权保留适用登记对抗主义 民法典草案第641条第2款将登记对抗主义运用到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只有办理了登记,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一全新规定更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

2、民法典的10条颠覆性亮点如下:预告登记适用范围扩展:买卖房屋及不动产物权协议均可适用预告登记。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不发生物权效力。动产抵押人正常经营权范围扩大:所有动产抵押人均享有对抵押财产的正常经营权。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无需同意: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无需抵押权人同意。

3、民法典的10条颠覆性亮点如下:预告登记适用范围扩展:买卖房屋的协议与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均可适用预告登记,以保障将来实现物权。动产抵押人的正常经营权范围扩大:民法典将浮动抵押人的正常经营权赋予所有动产抵押人,保障其在抵押期间对抵押财产的正常经营。

4、影响内容:根据《民法典》物权编第406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且抵押权不受影响。这一规定颠覆了现行《物权法》中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禁止转让的强制性规则。对银行人的影响:银行在涉及抵押财产的金融活动中,需要重新评估抵押财产的价值和流动性,并可能需要调整融资条款,以确保债权安全。

民法典解读:10条民法典颠覆性亮点

民法典改变了保证方式的推定规则,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方式推定为一般保证,而非连带责任保证。以违约为由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允许受损害方以违约为由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对传统司法解释的颠覆性改变。

民法典的10条颠覆性亮点如下:预告登记适用范围扩展:买卖房屋及不动产物权协议均可适用预告登记。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不发生物权效力。动产抵押人正常经营权范围扩大:所有动产抵押人均享有对抵押财产的正常经营权。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无需同意: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无需抵押权人同意。

我国司法解释中仅支持以侵权为由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民法典草案第996条规定,受损害方有权以违约为由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极具颠覆性。相关法条:《民法典草案》第996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明确禁止高利放贷 影响内容:《民法典》合同编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银行人的影响: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利率政策,确保贷款利率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银行人需要加强对利率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本文来自作者[gd711]投稿,不代表广达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711.cn/kepu/202510-33363.html

(21)
gd711的头像gd711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gd711的头像
    gd711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广达号的签约作者“gd711”

  • gd711
    gd711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民法典7大亮点及解读 民法典7大亮点及解读:0 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

  • gd711
    用户103008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民法典亮点(民法典亮点解读ppt)》内容很有帮助